在学校的资助下,经遴选,人文科学研究院2024级本科生马悦杨入选首期瑞士日内瓦国际组织暑期研习项目。该项目旨在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提升全球治理参与能力。
6月22日至29日,在国际事务处助理处长肖茵老师的带领下,马悦杨与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的五名师生组成联合研习团,共同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深度研习活动。
研习项目的合作方为联合国和平大学,每日上午,和平大学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永久观察员David Fernandez Puyana大使围绕“多边主义与外交导论”、“联合国各实体及机构概述”、“可持续发展目标与谈判协商”等主题为师生开展系列讲座,并组织研学团就如何增强多边主义及提升教育质量等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每日下午,研学团前往联合国会议中心,旁听多场真实的主题边会,内容涵盖打击人口贩卖、加强网络空间儿童保护的能力建设、法官与律师的司法独立与人身保护问题等,并有幸与会中发言的中国常驻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大使亲切交流。
此外,研学团还聆听了人权相关决议的非正式磋商会,现场观摩了各国代表逐字逐句讨论草案,力求用词精准的协商过程。会议间歇,大使为研学团安排了多个专场座谈会,邀请到包括人权高专办发展权部门官员Shyami Puvimanasinghe, 非政府组织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社区协会代表Maria Mercedes Rossi以及和平大学日内瓦常驻教授Mariateresa Garrido等多名资深人员分享他们的日常工作。
令师生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与阿塞拜疆和哥斯达黎加两国驻日内瓦代表进行的专场交流,他们以高度的专业化向研学团的师生们展示了一国大使的风采。他们对于本国发展的介绍丰富了在场听众对中亚和中美两区域地区发展与国际关系的认识。
阿塞拜疆对此次活动的官方报道
旅程行将结束之际,研学团在世贸组织公共关系专员Fernando Puchol的带领下了参访世贸组织总部大楼,详细了解WTO的磋商会议,并在中国园林“沧浪轩”亭中留下珍贵合照。
个人感悟
上科大人文科学研究院本科生 马悦杨
我们此前只能通过电视报道去了解联合国,就好像是在通过“代购”买入外国商品,而这一次的机会则是让我们深入会场,以“原价”看到了真实的联合国。作为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的本科生,我认为置身国际组织并亲眼观察其运作,是个人本科生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我们于书斋中蓦然抬眸,开眼看那广袤的世界。此行之收获,远不止那每日十页的会议纪要,而重在去了解、去经历、去感受,是置身于世界文化圈那七日的宝贵体验,是在未来某日能够骄傲地说出“我去过”、“我知道”、“我了解”。
项目背景
6月20日,在首届“尚合”文化节开幕式暨涉外法治教育与实践国际青年学术论坛上,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合司法培训基地高层次涉外人才海外研修中心正式启动。该中心设日内瓦中心和马耳他中心,为涉外高层次人才培养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作为研修中心的首个落地项目,日内瓦中心国际组织研学项目通过沉浸式教学模式,为学员提供了独特的全球治理参与体验:一方面深入观察联合国体系的运作逻辑,另一方面通过与多国使节、国际官员的深度对话,深化了对“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以及“完善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理解。
未来,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将积极参与该项目,提升专业学生对国际组织实操经历的体验,为学生的生涯发展树立明确的目标,体现专业培养特色和优势,充分展现人文科学研究院“聚焦国家未来人才需求,为中国培养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区域国别研究人才”的专业培养特色和优势,为有志于国际组织工作的学生开拓眼界,提供多元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