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成功举办2017国际学术会议

时间:2017-07-05浏览:37设置

2017年7月2-5日,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第三届ShanghaiTech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SSIST 2017)国际学术会议在校报告厅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

正值人工智能收获季节,本次国际会议聚焦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深度计算和计算机安全等主题,全方位探讨了人工智能最前沿的研究发展方向、现状及前景。会议为中国尤其上海周边地区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介绍国际最先进的科研和工业技术进展,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学界及工业界约700人参会。校长江绵恒等校领导出席会议,江校长致开幕词,对会议演讲嘉宾和参会人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感谢。

会议邀请到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美国工程院院士Bernd Girod,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授Narendra Ahuja,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Jitendra Malik,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宋晓冬,美国工程院院士、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Yann LeCun(杨立昆),美国工程院院士、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等国际知名高校和企业嘉宾学者共计29人,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信息科技的学术盛宴。

与以往会议不同的是,本次会议增加了工业论坛,来自华为、猎豹、360、商汤、及腾迅等人工智能创新企业的嘉宾为参会者介绍并探讨了行业发展情况。同时会议还展出了来自校内外的优秀海报共计30余份。

美国工程院院士、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杨立昆和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研究的世界级专家、美国工程院院士沈向洋作为主讲嘉宾成为会议第二天的焦点。杨立昆(Yann LeCun)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已经到达了需要突破的高度,其应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沈向洋提出,人工智能为冰冷的机器带来了更人性化的思维方式。人工智能需给与温暖的、触动情感的交互,才能体现人工与智能结合所带来的超现实的体验。他介绍说,为了突出人机交互的温情感,微软推出一款名为“小冰”的聊天机器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宋晓冬教授认为,关于人们所担心的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害问题,相关研究其实早已开始。她带领的团队就在构建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视觉领域资深专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Jitendra Malik指出,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高性能计算及大数据相结合,促进了计算机视觉的显著进步。他认为,生物环境中的视觉和许多机器人应用的视觉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指导操纵和运动。Malik教授通过实验展示了学习执行操作任务的结果,以及移动机器人的认知映射和规划架构。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Narendra Ahuja教授和参会者分享了如何在印度建立基于IT的社会问题解决研发生态系统。报告详细讲述了ITRA(信息技术研究学院)前三年中针对提高本系统质量的具体措施、面临的挑战和用于应对这些挑战的模式和机制所开展的问题类型、开发解决方案和影响等。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Bernd Girod则和大家探讨了视觉搜索的最新进展。他认为通过智能处理,摄像机有很大的潜力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无缝连接。他介绍了如何从文本识别到增强现实的实现,也分享了如何通过构建数据库面对快速搜索和可扩展性的挑战,从而在移动设备和云处理之间获得一种权衡。

我校信息学院助理教授高盛华和屠可伟也在大会上作了精彩演讲。嘉宾们的演讲内容虽然各具特色,或风趣、或严谨,但不约而同的是,嘉宾们都着重将自身所从事的科学研究通过现实案例展现给听众,即使是对于公式的描述,也会结合图像和表格加以解读,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精彩的报告内容引起了听众的强烈反响和阵阵掌声,每轮的问答环节更是精彩纷呈:部分提问者虽然学术背景并非与演讲者完全契合,但是通过演讲者深入浅出的引导,他们都提出了颇具深度的问题;某位同学专业性极强的提问甚至得到了分会主席张峥教授的高度称赞。

SSIST是我校信息学院致力于打造的一个品牌国际学术会议,今年是第三届,去年的主题是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期待2018带给大家更丰富的学术盛宴。







返回原图
/